第(2/3)页 这个过程没人点评,没人提出针对发言者的不同意见,都只是听着、记录着。 为什么要这样,因为龙建华知道,六西格玛不同于质量管理体系,无章可循。 这个头脑风暴过程,其实也是大家一次思想火花的碰撞。 不同产品间,相似产品间;研究院与产品间,上下游产品间;产品与销售间,产品与供应间……通过积极主动交流,激发出了大量灵感。 虽然组织这样一次培训,耗费的财力物力不小——都是集团中高层、研究院中高层,很忙的,间接成本很高。 但对最后的结果,龙建华很满意,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。 10月9日,在吴惠如把修正后的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分发到在场的众人手中后,龙建华笑道,“经过这一周的培训、交流,我对大家的表现感到很满意。在这一周里,我看到每个人都针对六西格玛管理模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,很好!” “每个人对六西格玛管理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有了完全的掌握,更好!” “经过这一个星期的培训,我们所有人都达到了超越将官的水平,将获得重世集团六西格玛帅官认证。” “我们已经归纳出六西格玛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,那就是:高层领导的作用;顾客驱动与顾客满意;组织与员工的学习;基于数据和事实的管理;无边界合作与突破性过程改进;注重结果和价值创造。” “接下来,我们将在欧洲三家公司开始实施,我很希望看到成果。10月1日会议那天,我提出了一个目标:1982年,质量提高50%,成本下降20%;到1997年,所有产品合格率都要达到六西格玛水平。” “企管部对三家企业员工、基层管理者、中层管理者培训完成后,将对集团其余公司进行同样的培训,各公司也将步入六西格玛考核阶段。” 忽然之间他来了一句,“各位,有没有信心?” “有!” 回应的声音响彻会议室,让他的耳朵嗡嗡了一会。 看到包括李光海和陈阿实在内的所有人脸上都没有犹豫,陈阿实还大声喊,“龙总,通过这几天的学习和交流,我感触颇多,收益匪浅,也不害怕了。” 他和李光海的成长,龙建华是看在眼里的。 开始培训的时候,两人比别人更专注,有问题却不敢来问他,只敢去问吴惠如等人;到第三天,两人就敢走到他身边,神态自若地讲出自己的一些看法,进步不可谓不显著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