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中文 - 历史军事 - 全球战国在线阅读 - 第八章 言官们的弹本

第八章 言官们的弹本

        这一天在大内发生的事情,虽然万历打了招呼不得外传。但不出意料的,还是传了出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司礼监的几个大头肯定是有政治敏感性的,轻易不会漏嘴。但你要知道的是,司礼监可不只有什么掌印太监、秉笔太监啥的。他下面一样有许多打杂的小宦官。这些人的收入是如此微薄,就巴望着漏出一些消息,得到外面那些文臣家的下人们打赏呢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,从隆庆时代起,内廷的人事任命已经被外面的文臣严重干扰。内廷的宦官若是得不到外面大臣的支持,也难以出任司礼监这样重要机构的负责人。所以,太监们不会漏风,但不会指使小宦官们漏一点出去么?

        然后,朱由栋的一番言论传出,果然如同往茅厕的粪坑里扔了一块大石头。

        无数的弹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汹涌的奔向内阁、大内。

        首当其冲的便是内阁,首辅沈一贯,阁老朱赓、沈鲤等,被御史、给事中什么的给喷了一个狗血淋头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弹章虽然风格、语法各有不同。但其大概意思只有一个:你们这些阁老是干什么吃的?皇太子是储君,皇太孙还不一样是储君。储君的教育你们怎么如此的不重视?看看太孙说的都是些什么啊?满口铜臭!这样下去怎么得了?!

        接下来自然是礼部、翰林院、詹事府等相关部门跟着吃挂落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,被最大集火攻击的,肯定是以现任礼部尚书郭正域等人为首的,实际负责太子教育的几位官员:皇太孙今年才四岁,还没有正式的开蒙,当然也就没有老师了。那太孙的满口铜臭是哪里来的?还不是你们这些王八蛋教的!好哇,你郭正域还被称为“天下三大贤”之一,没想到居然是个伪君子!来来来,大家一起上,喷死他!

        虽说上述部门、官员吸引了绝大部分火力,但是朱常洛也一样没有讨到好。

        其大概意思就是:养不教,父之过。小孩子都懂的道理,你都二十多岁的人了,怎么就不知道呢?亏你还是储君呢!连三字经都背不好,怕不是司马衷第二吧!

        明代的言官们已经被放纵了两百多年了,喷起人来就一个词:肆无忌惮。而且这年头,讲究的是骂得越狠,名气就越大—不避斧钺,直言进谏嘛。而名气越大呢,以后从清贫的言官转到有实权的事务官的可能就越高。一旦手握实权,就可以大捞特捞,把前几年受的穷上万倍的挣回来!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但凡有机会,言官们哪里还会轻易放过?

        “哎~~栋儿啊,以后说话做事可得注意一点。你看,外面的言官都说为父什么了?三字经念完没有?还骂为父是晋惠帝。嘿!为父,为父真是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呵呵呵,父亲,这种胡言乱语,你还当真啊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当然不会当真,但是,但是真的让人生气啊。你看,这一篇还说,还说为父一天到晚都忙着玩女人,对你疏于管教。我,我……为父每天都有半天在养心殿陪父皇处理政务,每天酉时才能回家。回家之后都至少拿出一个时辰陪你念书,这,这些言官,太过分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父亲准备怎么办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当然是要上疏自辩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别,父亲,您是太子,是君。臣子骂你,哪有回嘴的道理?你要是自辩,只会让外面的言官们更来劲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就这么算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哎,我的父亲大人诶,你现在算是看到这群疯狗的丑态了吧?还是那句话,狗咬了你,你还去咬回来不成?不过这话,也就是心里想想,说是肯定不敢说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呵呵呵呵,栋儿说得有理。太子,你是没看到那些骂栋儿的奏章吧?看到了不是更生气?”

        是的,虽然朱由栋只是一个四岁的孩子,但一样跑不了。目前大内收到的一百多本弹章里,起码有十本是在朝着朱由栋开火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十本里,大多数上奏者还是苦心婆心的给皇太孙讲道理:太孙,咱们不谈钱好不好?谈钱是很份,很没有道德的一种表现。太孙以后要好好念书,努力学习圣人之言。时时刻刻以圣人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。总算是一家哭何如一路哭乃是范仲淹的名言,历代儒家,尤其是朱圣人那是极为称道的。所以倒没人敢在这句话上对皇太孙大加鞭挞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呢?我们这些当官的富裕,那些豪商富裕,乃是天经地义的。怎么就成了一路的祸害了呢?太孙你说这话还是让我们很愤怒啊!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也有极少数的弹本。直接对一个四岁的孩子开喷。

        什么小时了了,大未必佳啊。什么龙生九子,良莠不齐啊。更有诛心的说什么龙里面有好的也有恶的——隐晦的指出这头降世的苍龙可能是条恶龙,是来祸害我大明的云云。

        对这些东西,朱由栋的心态很好——穿越之前,他喷过别人,也被别人喷过。而且那个时代的喷子们,已经把各种段子运用得炉火纯青。这明代的言官们,嗯,战斗力是很强,但是对于我这种心理素质极其强大的人来说,真的不够看!

        弹呗,随便弹。小爷脸皮厚,吹弹不破也!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说小爷是恶龙的那位,哦,户科给事中杨应文?很好,你的名字小爷记下了,有机会一定做了你!

        “栋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皇爷爷请吩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虽说这些奏疏,皇爷爷会全部留中。但是你的侍讲人选,可得尽快定下来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哦,好的。孙儿但凭皇爷爷安排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大明一朝的皇子皇孙教育,前期一般是由詹事府负责。到了后面,詹事府基本成了翰林升职的跳板,已经不怎么管事了。具体教师的安排,其实权,已经到了内阁的手里。

        一般而言,侍讲的挑选模式到了这个时候,其惯例是这样的:翰林院提交初步人选,经内阁审核同意后,派出六到十名人选,到被教育者(皇子或皇孙)面前进行试讲,之后由被教育者勾选几人。

        一般来说,被教育者以后要么做皇帝,要么做亲王,所以,他们是君。君选定的人,只要不是太糟糕,内阁也不会驳回——本来就是你们内阁选出来的,我不过是进行了二次选择而已嘛。

        当年老朱建国的时候,关于皇室子弟的教育,说了这么一段话:以前各个朝代的皇室教育,都是请专门的大儒来教孩子,这些大儒只担任太子府里的官职而不担任朝廷官职。结果容易造成太子府的老师和朝廷的官员各成体系,互相矛盾,而且严重影响父子感情。我朱重八决定,以后由现任朝廷官员来兼职教皇子。如此,就能实现将来太子登基后的无缝衔接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明代的侍讲老师,从皇子或者皇孙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介入他们的生活。不可避免的会把自己的三观转移到被教育者身上。那么,在被教育者将来长大成人,特别是荣登九五之尊后,本来就是朝廷官员的侍讲老师往往就会进入仕途的超级快车道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对于被教育者来说呢,侍讲老师就是自己将来登上大位后最亲近的人。这就是自己的第一支政治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