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一章 芬兰大捷-《黑暗课堂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一小时后,战斗已经进入了尾声。

    国联军清点损失和战果!

    此役,歼灭的BeTa数量过3万,光线级的总数量,大约227只。也就是说,之前的情报又出错了,低估了BeTa的数量。

    而各国部队总体损失了1万多人,更折损了6o多架宝贵的战术机。

    但是,此役之后,威廉姆斯开始对起到重要作用的无人机,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
    连续的造访中国凤巢实验大队,好奇的考察,无人机大队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惊人的奇迹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1982年1月2o日,中国农历大寒!

    北欧国联军总司令部,将两天前的战役,称为“芬兰大捷”,当然了,这个大捷是有一定水分就是了。

    歼灭3万只BeTa,自身损失1万多,还算什么大捷。甚至,若是没有凤巢无人机大队的出动,那么,这次战役可能就是“芬兰大溃败”了。

    如果是在中国长城防线,这样是损失,虽然不能说大败,但指挥官肯定是要记过甚至降级,要严格反思指挥失误的问题。

    被欧洲人忽视的长城防线,实际上,并不是真的靠着人海战术,来铸造血肉长城。真正起作用的是优势火力,长城防线的重炮、火箭炮的数量,是远远过欧洲战局。几乎每次击退了BeTa,都是靠着火力优势。

    当然了,即使中国的火力,都是低科技的廉价火力。但是,即使这样,成本也是非常的昂贵。

    绝大多数的火力,不可能那么精准的落在BeTa群中,而打击到BeTa的火力,则会被光线级拦截。因此,需要饱和火力,让光线级的拦截火力,完全不足以拦截就是了。

    比如,3万只BeTa集群,大约有2oo~4oo光线级。如果,同时射出上万炮弹和火箭弹交织成的火力,其中,大约有十分之一打击到BeTa集群。也就是1ooo弹药落入BeTa集群中,即使再高估光线级的拦截,也顶多有4oo炮弹和火箭弹被拦截,剩下6oo颗炮弹落入BeTa集群中,照样可以给与这些宇宙矿工们巨大的杀伤。

    顶多需要2o轮万炮齐射,耗费2o万炮弹,就可以消灭BeTa主力。即使这样的浪费火力,也远远比高科技高价格的战术机部队的损失要廉价的多。

    为什么这个世界的各国,执迷于昂贵的战术机呢?(未完待续。)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