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四章 花之争(五十六)-《哈利波特之晨光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王亶望有两样宝贝,一个是成对的玉花瓶,另一个是一座玉山子,都是由整块的玉雕刻而成,尤其是后者,被雕刻成了蓬莱仙境,上面有仙人松树,但是这些抄家所获的赃物里没有。

    乾隆命巡视河工的阿桂和福长安调查,很快就查出来闽浙总督陈辉祖居然见财起意,将王亶望所搜罗的宝物调包了,玉花瓶和玉山子都在他那儿。

    陈辉祖当然难逃一死,不过皇帝是怎么知道王亶望有一座玉山的?浙江距离BJ也挺远的。

    人们想起了乾隆三十三年,为了调查叫魂案那些隶属于织造府的眼线,以及捕风捉影般的“粘杆处”,陈祖辉不知道这些,以为自己做得神不知鬼不觉。

    其实在甘肃爆发“灾情”,需要捐粮赈济的时候,乾隆就派人去甘肃的粮仓查过,看看是否属实。但王亶望却让人在底下垫了木板,这样从表面上看,粮食是满仓的。相比起王亶望的科场舞弊,乾隆更担心的是整个督查系统的失灵。如果按照大清律例,甘肃全省从七品以上的官员几乎都要掉脑袋,整个甘肃的行政都要瘫痪,出了那么大的事御史居然不知道?

    于敏中是汉臣里担当首揆最久的,担当过上书房教习,教导皇子皇孙,当甘肃上书恢复捐监的时候于敏中担当户部上书。王亶望事发时他已经入贤良祠了,事发后他的牌位被移了出来。

    这一事件导致乾隆四十七年的科举变得格外的严,正巧被举人给遇上了。

    这一次考的不是八股文,而是试贴诗,写这个不只是要熟读四书五经,还要会历代经、史、子、集中的佳句、名句、故事、史实,以及前人的诗句等等。如果说八股文是一个小池塘,那么试贴诗则是汪洋大海,无边无际,这样的考题通常只有皇帝能出,而考生必须博学又专精,否则题目都不知道说的什么。

    考试的格式也变了,改成试贴诗是在头场试艺的后面,试贴诗的后面是《性理》,以前试帖诗是在试艺的后面。

    之前尼克在十三行商人家里被人问萧皇后吟《十香词》是表达什么意思属于试艺,考的是古代史,但回答这种问题不能用八股文,而是要用律诗,换成举人会这么回答:

    宫室奢华舞升平,朝纲不正义难尽。轻信谗言埋忧患,开胸可取比干心。

    比干是商纣王父亲帝乙给他留下的托孤大臣,曾经谏言纣王不要那么荒淫,后来纣王听信谗言,暴怒下把比干的心给掏了出来观看。

    这是不是萧观音表达的意思已经不重要了,十香词里也有讲“开胸探取颤酥香”的,乾隆三十年有人在考卷上引用了《西厢记》都落榜了。

    乾隆四十七年的试贴诗考题是“天临海镜”,整个考场只有十六个人知道题目的出处,全部被录取了,举人恰巧不知道。

    很多人误以为那是说的月光,举人却以为那是说的“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,水何澹澹,山岛耸峙”那样写海景的。
    第(2/3)页